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市场国际化和电子商务的发展, 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市场竞争已由原来的有形产品、服务的竞争转向无形的文化技术品牌的竞争, 由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向企业集团与企业之间形成的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近年来, 国际市场竞争激烈, 市场需求等不确定性因素的逐步增大,信息技术迅猛发展, 在“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理念驱动下,供应链管理思想被越来越多的理论学者和企业所接受, 并成为基本的管理方法。
英国学者Martin Christopher认为,21世纪的市场竞争将不再是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 而是供应链和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因此,任何一个企业只有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来综合考虑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活动, 形成这一方面的核心能力, 才有可能提升企业竞争力, 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竞争的主动权。
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原则有哪些?
每一个企业,无论是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或是零售商,在供应链管理过程中,都必须遵循一定的核心原则,并寻求适当的方法将全部原则联合到一个适合其特定环境的供应链战略中。核心原则主要包括:
1、针对不同的市场需求群体,建立起相应的供应链系统
根据服务需求差异区分顾客并指定服务体系根据不同群体的需求来划分市场面,以使供应链适应市场面的需求,并能够保证盈利。
2、定制满足需要的物流网络
由于市场上有不同的需求, 因此就要对原来的整个网络尤其是物流系统进行重构,即要按市场面进行物流网络的顾客化改造,以满足不同的顾客群体。
3、监测市场信号并统一供应链的需求计划
过去是各个企业做各个企业的计划,现在要求使整个供应链的需求计划能成为协调整个供应链的中心,即根据市场的动态使整个供应链的需求计划成为一体。
4、采取延期策略并加快供应链转变
产品多样化的最终构成尽量靠近用户,并且通过供应链实现快速响应,这就是延迟制造原则。供应链思想中的延迟制造原则,就是把产品的形成尽量向用户端延伸。
5、战略性管理供应链
来源并控制服务成本对供应资源实施战略性的管理,减少物流和服务的成本比重。
6、 开发供应链范围的技术战略
这里的供应链范围的技术战略,是指对整个供应链系统的信息支持平台实施整体开发战略,而不是从一个企业的角度建立信息系统,这是为了满足支持各个企业的多层次、分布式群体性决策,使企业能够清楚了解整个供应链产品流、服务流和信息流的状态。
7、开发供应链绩效标准
目前,仍然没有一套非常有效的对整个供应链的绩效进行测度的指标体系。把过去对单个企业的绩效评价指标用来衡量整个供应链,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因此,需要开发出一套有效的供应链绩效度量方法即供应链通用标准。